防尘是指没有特定来源或者组成,尺寸为1μm~150μm的粒子。沙是指球形或带棱角的,尺寸在100μm~2000μm的粒子,对于环境试验,尺寸一般限制在150μm~850μm。产品周围出现的尘主要有几个来源:通过例如通风孔或者缝隙浸入的尘可能是例如石英、媒、用于解冻的盐以及化肥等尘;尘也可能是小的棉或羊毛纤维,**的或人造的,来源于在起居室或办公室正常使用的衣物或地毯;尘的其他来源农舍的种子,磨坊地面上的面粉等。
IP防尘防水,是指电器设备防护等级,按照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防护等级是指按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确定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或水进入所提供的保护程度。IP代码表明外壳对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或水进入的防护等级,并且给出与这些防护有关的附加信息的代码系统。IPXX中位特征数字X所表示的防止接近危险部件和防止固体异形物的防护等级;二位特征数字X所表示的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防尘防水测试可以确定危险部件、危险带电部分、危险机械部件等部位的防护等级。
2、防尘防水测试的标准有哪些?
GB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423.37-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L:沙尘试验
IEC 60068-2-68:1994环境试验 2-68部分:试验 试验L:灰尘和沙尘
IEC 60529:2013 外壳防护等级
ISO 20653:2013道路车辆 防护等级(IP代号) 针对异物、水及接触的电气设备防护
3、防尘防水测试要点总结
(1)GB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过72.5 kV,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分级。本标准的目的如下:
a) 规定电气设备下述内容的外壳防护等级:1)对人体触及外壳内的危险部件的防护;2)对固体异物进入外壳内设备的防护;3)对水进入外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的防护。
b) 防护等级的标识。c)各防护等级标识的要求。d)按本标准的要求对外壳作验证试验。
各类产品引用外壳防护等级的程度和方式,以及采用何种外壳,留待产品标准决定,对具体的防护等级所采用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可增加补充要求。可在有关产品标准中作具体规定的细则参见附录B。对特殊型式的设备,产品标准可以规定不同的要求,但至少要相同的安全水平。本标准仅考虑在各方面都符合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外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工艺应达到所需要的防护等级。 如果某类设备满足试验一般要求而且所选择的防护等级适用于该设备型式,则本标准也适用于该型式设备的空外壳。有关机械损坏、锈蚀、腐蚀性溶剂(如切削液)、霉菌、虫害、太阳辐射、结冰、潮湿(如凝露引起的)、爆炸性气体等外部影响或环境条件对外壳和壳内设备破坏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止与外壳外部危险运动部件(如风扇)的接触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不与外壳连接的隔板以及专门为人身安全设置的阻挡物,不看作外壳的一部分,本标准不予研究。
防尘防水试验的环境条件:温度范围 15℃~35℃;相对湿度 25%~75%;大气压力 86kPa~106kPa(860mbar~1060mbar)